Feeds:
Posts
Comments

Archive for February, 2008

一位老师解释“毕竟”时说,“毕竟”就是after all.

之后,学生写了这样一个句子:“我和你从小一起长大,我毕竟是你的好朋友。”

这个偏误给我不少反思。

经我查证词典的结果,“毕竟”的确可以对应英文的”after all”(不知是否100%),“毕竟”和”after all”都有两个用法:

其一是:used when you are explaining sth, or giving a reason(Oxford Univ. Press),换成中文,可以说是“提出一个对话各方以至于社会普遍认知的理由,来说明或强化自己的论点。

【例一】股市表现不好,但投资者目前没有必要绝望,毕竟中国的宏观经济还在高速发展。(摘录并改写自Google News中国版)

说话者的论点是“投资者目前没有必要绝望”,其举出的理由是“中国的宏观经济还在高速发展”。

【例二】找加拿大的亲朋帮忙申请……虽然亲戚和朋友人在加拿大,对加拿大院校有一定了解,也熟悉加拿大的生活环境,可以为国内的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做参考,但亲戚和朋友毕竟不是申请学校方面的专业人士,可以提供的帮助还是有限的。(取自Google News一则谈2008留学加拿大常见误区的报道)

说话者的论点是“人在加拿大的亲戚和朋友可以提供的帮助还是有限的”,其举出的理由是“他们不是申请学校方面的专业人士”。

这两个例子显示,“毕竟”所引领的理由部分,可以在“论点之前”,也可以在“论点之后”,同时,“毕竟”可以在主语前,也可以介于主语和动词之间。

这第一项语义是一般语言教学的重点,也是我们在这个帖子里讨论的焦点。

回头看学生的句子“我和你从小一起长大,我毕竟是你的好朋友。”为什么不对?因为“我和你从小一起长大”是一个“事实”,而不是“论点”,当然就不对了。

“毕竟”和”after all”的第二个用法:despite what has been said or expected (Oxford Univ. Press),换成中文可以说是“前面陈述某项说法或预期(而非提出论点),‘毕竟’则交代一项不符合这项说法或预期的结果。”因此,常常搭配“虽然…,但是…”或“尽管…,但是…”出现。

例一:同大多数初来乍到的中国朝鲜族同胞一样,沈振奉选择了到工地打零工,而妻子则在餐厅找了份工作。在韩国,打一天短工的工钱是7万-10万韩元(1万韩元折合76元人民币),而在餐厅帮忙一个月可挣到100万韩元。虽然工作辛苦,两人也不能经常见面,但收入毕竟比在东北老家高多了。(取自Google News中国版)

前面的陈述是“工作辛苦,两人也不能经常见面”,这显示着负面意涵,后面交代的是“收入比在东北老家高多了”,这显示着正面意涵。

例二:恒源祥生肖广告受到各界批评,但毕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。(改写自Google News中国版)

前面的陈述是“恒源祥生肖广告受到各界批评”,这显示着负面意涵,后面交代的是“引起了广泛的注意”,这显示着正面意涵。

学生的句子“我和你从小一起长大,我毕竟是你的好朋友。”为什么不对?因为“我是你的好朋友”并未提出一个“不符合这项说法或预期的结果”,若改成“我和你虽然从小一起长大,但将来毕竟还是要过不同的生活。”(我举的这个例子可能不太好,各位不妨举个好的例子给我指正。)

Read Full Post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