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eds:
Posts
Comments

Archive for October, 2006


vocab_categorization

Originally uploaded by dvdowow.
語言教材中,每一課或多或少都有幾十個生詞,基本上,是按著課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列下來,但對老師的系統教學而言,卻未必是個好的排列方式,畢竟,學生要學習 掌握的重點只是其中一部份,而且從來就不是按著生詞表的順序學習的。前不久,我開始採取生詞分類的做法,將某課的生詞句型按句法功能分類置於表格中,然後 列印發給學生,不論課堂上講解與否,都有助於學生的系統性整理,同時,對學生複習或老師設計成就測驗也都很方便。到底如何製作呢?請參見上列兩個附圖。

一般教材的生詞表大致有兩種模式,一種是以「字」為主幹,所組的「詞」為枝葉;另一種則完全以「詞」為主幹,前者比較適用於初級水平學習者,而一旦學習者漢語水平,特別是識字能力提升之後,就必須改用後者。

「上圖」就是老師針對「生字主幹式」生詞表而設計出的,這個表是配合教材原始生字表形態,透過「字」和「句法功能」的交叉對應,排列出一個條理清晰的分類生詞表。儘管如此,老師授課時,不能糾結在「字」上,而必須以「詞」為對象,傳授詞的運用方法,如某詞做動詞屬及物動詞或不及物動詞,是否經常也做名詞,而和「進行」之類的動詞搭配等,並以例句幫助學生認識語詞用法。

「下圖」則是老師針對「生詞主幹式」生詞表而設計出的,這樣的分類生詞表可以用「語義類別」(如傢具、醫院)或「語言功能」(如因果關係),與「句法功能」交 叉對應,而排列出一個以語言功能為導向的分類生詞表。由於學習者已經脫離初級階段,語言能力也有明顯精進,因此,練習時,千萬不要只糾結於「詞義」,而要 能從會話功能(如威脅、反駁)角度出發,以協助學習者掌握用法。

無論是上圖模式或是下圖模式的練習,一方面,可以協助學習者認識新語詞,另一方面,也可以結合前幾課的生詞進行複習,若能善用,是很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。

Read Full Post »